本报讯(记者孙敏 通讯员秦丽华)日前,广西桂林图书馆联合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桂海碑林博物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桂林传习所,共同开展“三月三”主题讲座和石刻传拓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讲座还通过广西桂林图书馆微信视频号、微博和桂林生活网抖音号等平台同步在线直播,吸引了2200多人在线观看。广西桂林图书馆还组织辅导区的贺州市图书馆、临桂区图书馆、灵川县图书馆、龙胜各族自治县图书馆等市县图书馆的读者收看了讲座直播。
活动中,桂海碑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鲍刚带来《桂林石刻中的三月三》主题讲座,和现场观众穿越历史烟云,从现存的石刻文化中探寻“三月三”的历史。“从古籍文献,特别是摩崖石刻及出土石刻中可以看出唐宋时期桂林地区上巳节修禊风尚流行,曲水流觞宴会、郊游踏青、祈福活动在民间深受欢迎……”在生动讲解中,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人“三月三”的浪漫情怀。
石刻传拓技艺是我国古老的技艺之一,桂林石刻传拓技艺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让现场观众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桂海碑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述了石刻传拓的历史与技术要领,并指导大家运用纸、墨、刷子等工具拓印作品。让大家对传拓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在图书馆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三月三”节日。
广西桂林图书馆与桂海碑林博物馆联合申办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桂林传习所”于2020年成立。近年来,桂林传习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多次举办古籍修复技艺和石刻传拓技艺传承活动,为古籍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广西桂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图书馆将继续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桂林传习所”为依托,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