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霁云)记者从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目前形势仍十分严峻。6月12日,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的紧急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各学校有效打通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最后一公里”,全力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地落实。
《通知》提出,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要通过制作发布本辖区风险水域地图、添置完善防溺水救援设施、落实人员开展重点时段水域巡查、发挥村辅警巡逻训导作用、组织村委(社区)干部包联入户宣传、对高风险水域实施封闭式管理等措施,积极开展防溺水工作,努力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各级防溺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压实“最后一公里”职责。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告家长一封信”、签订安全责任书、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等形式,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看护好孩子。认真落实好双休日、节假日、暑假期间家长向学校报学生平安的安全“零报告”制度,切实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
教育部门和学校还要教育引导全体中小学生做到“六不一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人救援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教育引导全体家长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禁止学生到风险水域游泳或戏水、玩耍,禁止学生冒险涉水过堤坝。倡导家长购置游泳圈等安全游泳设备并陪护孩子在绝对安全的水域游泳,做到既能满足学生游泳需求,又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