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规划措施落地见效。
加快推进,提前实现1个主要指标
在桂林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3个主要指标中,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的“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确到2025年要达到3.96件的目标。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自2020年以来,桂林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二,在2022年就以“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4.12件超额完成了目标。
突破创新,高质量落实5项牵头任务
任务一: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围绕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以标准引领推动服务业发展。组织、指导一批地方标准出台,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广西洁安物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家单位获批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管理处等10家单位获批创建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开展知识产权直通车服务,当前,桂林市知识产权直通车入库企业已有91家。引导服务行业企业优化品牌布局,提升品牌自我保护能力,为服务业品牌化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2022年全市共处理各类商标侵权案件239件。
任务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品牌创建行动、专利创新行动,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在积极打响“桂林制造”品牌上做文章。
以市长质量奖和自治区主席质量奖为契机,助推“桂林制造”成为行业标杆。启动第七届市长质量奖申报评审工作,评选出2家市长质量奖和2家提名奖企业;指导、帮扶并推荐12家企业单位积极申报和争创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其中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荣获本届主席质量奖,象山景区管理处荣获提名奖鼓励。桂林市连续四年“推进质量强桂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获自治区政府督查激励。
持续优化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对桂林市已建成的1个市级平台和临桂、平乐2个县级站点进行梳理和完善,开展升级改造,纳入智慧监管系统。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平台,1个市级网络平台,8个线下服务站点。
实施品牌强市战略,不断提升桂林品牌影响力。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我市“漓泉啤酒”、“福达”品牌上榜,分列第300位和第461位,品牌总价值达377.24亿元;“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阳朔金桔”入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组百强,位列第86位,排名较2021年提升了5位。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不断提高“桂林制造”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6390件,排名广西第二;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2项,其中,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成为桂林首金,也是广西时隔21年再次获此殊荣;新增PCT专利申请17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11家,通过复核的原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共10家;新增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2家,广西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筹建单位3家。
任务三:完善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以公平竞争为着力点,充分用好“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和“信用监管机制”两大法宝,持续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在全区率先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家库,充分发挥第三方公平竞争审查评估的作用,实现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增量政策审查率100%、行政主体违法行为纠正率100%。2022年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受到自治区表扬。
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完善信用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推进市场监管重点领域企业信用分类和信用承诺工作,督促市场主体按时年报。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厘清、规范各县(市、区)“双随机、一公开”参与部门,推动扩大联合监管覆盖率,强化信用分类的应用,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智慧监管、公正监管。探索守信激励机制,深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进一步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彰显信用监管的公信力、威慑力。
任务四: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着力破解企业开办异地办理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实行“跨省通办”和推进“一照多址”改革,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5月,桂林市主动申请成为全区首个“跨省通办+套餐服务”、“跨省通办+承诺审批”试点城市,还创新推出“我要开药品零售店”等包含企业开办在内的42个“跨省通办+套餐服务”事项,两地群众和企业可通过线上“跨省通办”专栏,实现“一地认证、全网通办”,激发改革创新叠加效应。2021年6月,桂林市作为全区“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大胆突破创新,在市本级和六城区开展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允许跨区域、跨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增设经营场所,可免于设立分支机构,“一照多址”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突破了传统审批模式,实现了城区审批结果等效互认,有效解决企业跨区办理变更难的问题。
任务五: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职责使命,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全心守护人民安全。
开展专项行动,筑牢群众安全防线。集中力量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非法添加、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涉疫物资、健康、养老、婴幼品质量等违法行为,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4277件。
开展“烈焰行动”,坚决防范和打击传销违法犯罪。对重点住宅小区、宾馆酒店、会议场所、写字楼、重点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进一步清理,坚决取缔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各种方式进行的各类传销活动,对参加传销活动的组织头目和骨干分子给予坚决打击。
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建设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桂林市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出台,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桂林市被自治区命名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阳朔、平乐、灵川、永福、恭城被命名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 在2021年度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桂林市取得A级等次,成绩位列全区第一。(文:丘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