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广西灌阳县观音阁乡立强村太秋甜柿种植基地迎来了成熟采摘期。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不少游客趁着国庆长假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好一派丰收火热的景象。
种植大户卢义介绍说:“我们合作社仅这个甜柿种植基地,面积就达120多亩,通过“合作社+扶贫车间+基地”的模式发展甜柿产业种植,今年已进入丰产期,亩产在2000斤左右,产值约为2万元,经济效益杠杠的!上个月已经有不少客商前来预订,优质果每斤在10元-15元左右,供不应求,可以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据了解,普通的柿子刚从树上摘下来是涩的,要经过脱涩处理才能吃。而太秋甜柿从树上摘下来,不用削皮,就像吃苹果一样,直接就可以吃,目前市场量稀少,供不应求。观音阁乡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很适合种植太秋甜柿。2018年立强村返乡青年卢义瞄准太秋甜柿的商机和家乡这块“风水宝地”,在观音阁乡人大的帮扶引导下,敢于“吃螃蟹”,利用自己打工赚得的“第一桶金”,通过流转土地120多亩,于第二年种植6000多株太秋甜柿苗开创他的“柿”业,成为灌阳县成功种植甜杮的第一人。发展壮大后,卢义还联农带农,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成立立强村太秋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其他农户参与种植。同时吸纳近10户脱贫户,20多名脱贫人口常年在合作社和帮扶车间务工,户均年增收4万元左右。
如何让甜柿卖出好价格是每个种植户生存发展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太秋种养专业合作社以提供高品质、零污染的绿色果业为经营理念,严格把好每个种植生产环节的质量关,以无公害果品生产规程打造消费者“舌尖上安全美味食品”口碑。正在指导果农采摘鲜果的管理员唐义桂对大家说:“要使柿子卖出好价格,关键是“打铁还得自身硬”,果子的品质很重要,这方圆百多亩柿子施的底肥全都是猪、牛、鸡、鸭等养殖场内粪便经过发酵而成的生物有机肥,生长出来的柿子果肉细嫩,甜脆多汁,同时倍感生态安全,令人回味,成为广州、东莞、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果篮子档口抢手货和放心食品。今年总产量预估240000斤,按果品档次均价6元至7元计算,总产值约为140万元。”
“以前没吃过这样的柿子,今天借赶观音阁乡“婆王节”庙会的机会来基地体验采摘乐趣,有幸吃上了,又脆又甜,有苹果的脆性,梨的水份、哈密瓜的甜味,超出了我对柿子的认知。我准备多买点,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尝一尝。”来自桂林市龙胜县的苗族妹子兰丽梅说。
据悉,近年来,灌阳县已成为水果产出大县。水果总面积超过30万亩,2023年水果总产量70多万吨,总产值超20亿元,全县果农年人均收入约1.5万元。该县按照“南橙、北李、中雪梨”的水果优势区域布局,大力鼓励群众发展李、梨、桃、橙种植产业,还支持其它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太秋甜柿作为市场上品质和口感最好的柿子品种之一,有柿子中的“爱马仕”,脆柿中的“玛莎拉蒂”美誉,该县观音阁乡人大主席王玉秀表示:“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下,我们乡人大正在引导群众扩大太秋甜柿种植规模,以此丰富'果篮子',充实群众的'钱袋子',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富民之路。”(蒋宏伟、蒋家凤、史勇)
通讯员:蒋宏伟、史勇、蒋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