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市将再建56个养老助餐点
服务老年人不低于1万人次,助力老年人幸福生活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重点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新建56个养老助餐点,服务老年人不低于1万人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实惠的营养餐食,助力“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
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2024年,全市完成245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6422名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服务22.3万人次。扎实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提升行动,全市乡镇建有综合功能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7%,二级以上的县级养老机构和一级以上的乡镇级养老机构覆盖率达60%。全年完成35个养老助餐点建设,积极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出门难”问题。如七星区毅峰社区食堂、象山区孝慈轩长者食堂通过多样化餐食、上门配餐服务,广受老年人好评。此外,过去一年,全市五保村(幸福院)分类转型、提质增效稳妥实施,全市养老服务布局更趋合理、养老服务资源使用更趋高效,有效实现了老年人养老低端“养得了”,中端“养得起”,高端“养得好”。
2025年,我市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五保村(幸福院)提升整治行动成果,盘活闲置养老服务设施,着力做好兜底养老服务,将完成56个养老助餐点建设,服务老年人不低于1万人次。同时,要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供老年人助浴服务5000人次以上。持续推进养老项目建设,推动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投入使用,推动桂林市城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处置划转。持续推进养老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
此外,要依托桂林世界旅游名城资源,打好旅居养老牌,不断探索旅居养老发展新路径,完善旅居养老服务设施,把桂林打造成旅居养老胜地,争做全区旅居养老排头兵。要持续推动老龄工作发展,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